阅读下面材料,请按要求作文。
书签,与书相伴,形式多样。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:它能与你交流,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……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
请展开想象,以“神奇的书签”为题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。
要求:表现爱读书、读好书的主题;有细节,有描写。
一、审题
1.分点写出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要求。
写作上的要求:
1.对“书签”的要求:
(1)书签能与你交流;
(2)书签帮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
2.对文章的要求:
(1)题目:以“神奇的书签”为题
(2)主旨:表现爱读书、读好书的主题;
(3)手法:有细节,有描写。
(3)字数:不少于800字。
二、写作
1.动笔写作之前,要进行构思,即想清楚必须写什么、可以不写什么;先写什么、后写什么;详写什么、略写什么。以“神奇的书签”为题,结合上面分析的写作要求,你觉得必须写什么?
参考:
①神奇的书签怎么来的?
②神奇的书签是什么样子的?
③我与神奇的书签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?有什么交流?
④我读书的愿望是什么?
⑤书签是怎么帮助自己实现读书的愿望的?
2.现在翻看自己的作文,看看自己有些要求没有完成,有哪些内容没有写到,在作文后面做好批注。
3分析下列作文。
例文一:
他们
高一15班 刘子源
去北京的前一天晚上,我看了《中国机长》这部电影。出了影厅我就在深思着,发现自己未曾留心过飞机上的空姐们,所以我无法辨认出电影里的空姐们态度的真实性。
“电影里的形象都是夸大了的,现实中怎会这样尽业”。抱着这样的想法,第二天我乘上了飞机。然而刚入舱,我就被眼前几张温婉的面庞照的说不出话来。只见她们挺着曼妙的身躯,双手交叉叠在腹前,脸上保持着令人看了觉得很放心的微笑,站在舱门旁向游客们一一点头问好。我经过她们的身前时,忍不住多瞟了几眼,不仔细看可能注意不到,有几位空姐的脖颈与额角停着几滴汗珠。我想到电影里登机前要做的一系列准备,自己以前坐飞机还抱怨过她们的拖沓,想到这,一系列的羞愧袭来,我赶紧抓着行李向舱内走去,不敢再看她们一眼。
坐好没多久,飞机就要起飞了。我听到身后不远方传来好听的高跟鞋声,深知是她们来检查柜子与安全带的情况了。果然,一个高挑的身影站在我身边,我看到她快速而优雅地走着,目光快速而睿智的查看着我们的安全带。我注意到她额头的汗珠有多了些,有些发丝也贴在了上面。也许是因为我的眼光太露骨,这位女士和我对上了目光。我还没来得及转头,她已经露出了温柔的微笑,询问我:“请问有什么事吗?”我想我当时一定脸都羞红了,却在那样温柔的目光下,情不自禁吐露出心中的话语:“你们辛苦了!”
我清楚地看到她明显愣住了,随后用俏皮的语气回答我道:“为人民服务!”我看着她灿烂的笑容,心中仿佛被砸下一颗糖果炮弹,美滋滋的。
飞机飞了一段时间,游客们几乎都进入了梦乡,我也不例外,只是在沉睡之中,我感受到一层薄薄的丝被覆在我身上,它的到来时那样的温柔、温暖,与之相伴的,还有那轻轻的,挺着很舒服的高跟鞋声。
到达目的地,我提着行李在舱门与她们再次相见。她们保持着淑雅的姿态,微笑着和游客们道别。我们对上目光,都不约而同加深了笑意。
这也许只是她们的工作,但在旅途的航班上,她们是我们的天使。
问题:
1.这篇文章是否完成了写作要求?
2.作文题要求以记叙和描写为主,请问这篇文章的记叙表现在哪里?从记叙的技巧上来说,这篇文章有相关的体现吗?
记叙了自己搭乘飞机的一次经历。
先抑后扬。
3. 在文章有关描写的句子下面划横线。这篇文章从哪些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描写?
4.你给这篇文章打多少分?53
例文二:
他们
我和他们,是一样的人啊。
每天都准时回到课室学习,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来规划总体时间,考上了同一所高中的我们,有什么是不一样的呢。每天都有作业和联系的陪伴,每天都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,每天都有难题的困扰,每天都有新的烦恼……他们都和我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啊。
知道有一天,我再体育场不经意地听到了一首钢琴曲,我恍然大悟:
他们和我不一样。
我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高中生,不像他们一样才华横溢,也不想他们一样,聪慧细致。几乎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,我真羡慕他们。我记得放学的路上,好几次看见他们优美的舞姿。还有看见他们每天坚持不懈的做枯燥乏味的事,只为离梦想更近一步。这是我无法言语的一种美。我会用三年的宝贵时间去寻找这种美吗?“当然”。我毫不迟疑地回答自己。因为——
我和他们不一样。
我们虽然都有梦想,且过着差不多的生活,但是我们的人生不同,我好几次经过学校的艺术楼,总是能听见优美的钢琴乐,仿佛一根细线萦绕心弦。我总是能被这根线索绊倒,因为我非常仰慕会演奏乐器的人。多少次听到乐器的声音,我的心都会跟着奏乐起伏。我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,也许他们的成功,也许他们能弹出这首曲子,吃了很多苦。
我也有自己的梦想,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为之奋斗,让自己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。我的心是这样告诉我的。顿时,我感到心情舒畅了许多,仿佛被纯净的雨水洗涤了心灵。也许是对前途的路充满希望,你才能变得越来越出众吧。我希望,实现梦想之后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你可真是独一无二。”
其实每个人都是墨蓝色星空上的一颗星星,他们都在寻找更大的发光体,使自己更加耀眼。白驹过隙,随着时光流逝,我必载满船星辉。不为更加耀眼,只为追求自己所欲。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。
问题:请从作文题的写作要求来评价这篇作文。
例文三:
他们
在城市尽头,没有繁华的街市,闪亮的霓虹;在城市的尽头,只有破旧的棚户区,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;在城市的尽头,有他们这样一群人。
让我怎样称呼他们?外来务工人员子女?农民子弟?亦或是农民工二代?不,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,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,拉着他们的小手,走近他们的生活……
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,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。在山野的风中,他们奔跑着,憧憬着。风从田野中吹过,吹进了城市,为了生计,为了未来,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,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。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、车水马龙。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,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。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,这一次,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。
他们背起书包,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。可是却在“城市人”异样的眼光中,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。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!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。
放学回家,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,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;午夜醒来,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;悄悄许愿,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……
然而,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,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。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,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,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:当然,一定回去!那一刻,我差点落下泪来,为他们的成长。
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:“我们的学校很小,但我们的成绩不差”“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”“北京的2008,也是我们的2008!”他们逐渐成熟,告别昨天的羞怯,开始迎接新的一天。
虽然,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;虽然,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;虽然,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……虽然有好多个“虽然”,但是,只有一个“但是”就足够了,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,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。
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,照亮了城市的尽头,照亮了他们的生活。
他们,终将会成为我们。
问题:从这篇文章中,你可以获得哪些写作上的启示或经验?